龙门小说网 > 舂骑满香痕文集 > 《道德经》章节注解55-81章

《道德经》章节注解55-81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舂骑满香痕文集最新章节!

    原文五十五: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冬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精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谓之不道,不道蚤已。

    解读:公平正义且合情合理,维护公平正义有如爱护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使之不受毒虫的侵毒,不受猛兽的侵害,不受猛禽的侵袭,把弱小和柔嫩的婴儿紧紧抱住。自然动物在两性成熟交媾之前生殖器就已经分明性别,这是传承的精髓所起的作用;婴幼儿终日啼哭而不止,这是要求善待与爱抚的呼声。传承与博爱这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基本道理,认识这个基本道理就能明辨是非,有益于生命繁衍传承就是美好。自我感觉良好且声势浩大就认为是强盛,这就是所说的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就不可救药迟早灭绝。

    [赤子]婴儿刚出生时皮肤颜色偏红,因此把刚出身的婴儿叫赤子。

    [脧]音鹃,指生殖器官。

    [冬]通假终。

    [嗄]音刹,声音嘶哑。

    [蚤]僵化、灭绝。

    原文五十六: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解读:有学识之人不是靠夸夸其谈而显得富有学识;夸夸其谈之人其实是无知的表现。堵塞漏洞,闭门思过,克制冲动,平心静气,光阴似箭,人生短暂,这就是所谓的求同存异。因此越是难以获得的越是想亲近,越是难以亲近的就要与之疏远;越是难以获得的越是想要获取,越是想要获取的就会深受其害;越是难以得到的越显得高贵,越显得高贵的说明越要轻贱;所以能明白世间这些道理是难得可贵的。

    [兑]这里指漏洞。

    [忿]通假纷,无头绪的意思。

    [玄同]归根结底的意思。

    原文五十七: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故圣人唝: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解读:顺应社会与市场发展规律进而依法治理国家;用出奇制胜的高技术和策谋来进行军事斗争;以安定和睦团结合作的互爱精神来取信社会各界,这就好比符合自然运动规律的规范之“道”一样使社会关系相安无事;就有如海纳百川一样兼容并序;这就是我之所以明白这样清楚的原因:社会公权不公的问题与社会基本的公平秩序日渐突出却隐讳嫉医不解决这是导致民众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导致民众怨声载道揭杆而反这是由于国家管理混乱;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政治权利是导致罪犯有机可乘进而泛滥的主要原因;假如有创新精神且掌握科学知识的人才更多社会就富有创造力。因此“圣人”的主张建议是:管理者不苛刻苟求那么民众就会自觉自愿地追求道德风尚;统治管理者不浪用公权力那么民众就会遵纪守法;管理者遵循社会公平原则裁处政务合情合理那么民众就会勤劳致富安居乐业;统治管理者不官僚主义不贪污腐化那么民众就不会追名逐利且勤俭节约。

    [滋]泛滥成灾的意思。

    [唝]议言,形容可以协商的对话。

    原文五十八:其政闵闵,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祆,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绁,光而不耀。

    解读:政令法规合理且能更多地体谅民生,那么民众勤勉民风自然淳朴。政令法规失控不分青红皂白却严于律民宽以待官,那么大众自然就不以为然不得民心。祸国殃民的却依仗特权而享福,该受到嘉奖的却被嫉妒进而遭到迫害,这怎么能做到是非分明赏功罚过呢?这是统治特权者没有公平正义所致:偶尔地清正廉洁当成奇货可居大肆宣扬,偶尔善良博爱当成道德楷模来加以推崇,这是迷惑民众的统治权术,之所以这样坚持只不过是为了稳固统治特权而已。因此“圣人”秉公办事而不偏袒圆滑,廉洁公道而不贪赃贿赂,正直公平而不虚以委蛇,言行光明而不沽名钓誉。

    [闵闵]体谅,体恤。

    [缺缺]无事生非的意思。

    [祆]音仙,推崇、崇尚的意思。

    [刿]通假贿。

    [绁]音屑,绞尽脑汁、耍鬼把戏的意思。

    原文五十九: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蚤服道,蚤服道以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则可以有国之母,有国之母则可以长久,是以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解读:治理和统筹就有如顺应天时节令勤耕广收那样,勤耕广收是建立在秩序井然的自然合理规律上,建立合理规范的律法应当重在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能无往不胜,无往不胜就能不偏不倚,不偏不倚就是立国之本,有了立国之本就能长治久安,这就好比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那样繁荣昌盛,看起来永远生机勃勃。

    [啬]指农耕作物、农业。

    [蚤服道]自然而然的意思。

    [固柢]基础牢固。

    原文六十:治大国若亨小鲜,以道驦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解读:统筹管理国家大事就好比品尝美味一样从最具体最小处着眼一点一滴做起,完善

    自然规范的章法来驾驭处理天下事务,那么权力的运作就不会变成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并不是说有权力而无所作为,是说有权力者不会因为掌握权力而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益,并不是说有权力就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是说所有的公权力机关都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之所以公权力与个人权益互不侵犯,是因为法律在其中起到维护公平正义的原由。

    [亨小鲜]品尝台案上的美味。“亨”:享受、品尝的意思;“小”:古代祭礼神灵的台案;“鲜”:美味佳肴。

    [驦]音霜,驾驭。

    原文六十一:治大国若居下流,犹川谷之与江海,譬之在天下也。大国者,天下之所交也。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其静故,成其大也。

    解读:治理大国家有如山川海谷那样包容并蓄能容纳天下万事万物。大国就好比天下贸易货物的集散地,有如天下人追求的美女,美女以其端庄安祥赢得天下男子的追求。大国之所以安定团结,是因为能积少成多而大有作为。

    [静]安定的意思。

    释疑:此段伪批谬误多处,特更正。附伪批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原文六十二:道者万物之榾;是以圣人常善救人,常善檞物;善人所葆,不善人之葆;善人之师,不善人之资。人无弃人,物无弃物,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佳言可以市尊,佳行可以化人,是以习明。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是以要杪。

    解读:顺应社会自然生存规则是天下万物相互交往的根本;因此“圣人”用良好行动本着救治的原则开导他人,发明创造;保持良好品行,感动他人;用良好品行去纠正教导他人,而不是攀比财富名利。人人平等,物尽其用;人无完人,为什么要那么苛刻呢?美好的言辞可以使人际之间相互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感化人际之间互相帮助,假如人人能做到这样未来前景就会一片光明。不尊师重教,不爱惜劳动成果,就算此类人有再多的的创造才智也会误入歧途,因此难免走上歪门邪道。

    [榾]音骨,根本。

    [檞]音借,利用。

    [葆]通假保,珍贵、珍爱的意思。

    [习明]长久的光明。

    [要杪]偏离正道、误入歧途的意思。“杪”树木的分叉。

    释疑:此段伪批谬误多处,特更正。附伪批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原文六十三: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夫轻诺者必寡信;是以圣人蚤从事焉。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夫多易者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冬无难矣。

    解读:大凡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和问题必定要从容易处着手,大凡成就伟大事业必定从细微之处认真做起,那种轻言承诺必定是诚信不足之徒,因此“圣人”言行做事都显得谨小慎微。解决难题从容易处入手,成就大业从微小处做起,越是把问题事情简单粗糙处理必定越会遇到更多的困难险阻;因此“圣人”言行做事思密周到,所以最终能克服困难。

    [蚤]这里是原则立场的意思。

    [图]思量、谋划。

    [冬]通假终。

    释疑:此段伪批谬误多处,特更正。附伪批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原文六十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人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夫天下神器: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其安易持,不可为也;其未兆易谋,不可执也;其脆易判,为者败之;其微易散,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解读:参天大树是从小树逐渐生长而成;层叠垒起的高楼是从坚实的基础建筑而成;行程长远是一步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是事业取得成就的关键。人们为人处事往往因缺乏恒心而导致失败。

    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秘诀是:能够做到前人未有的改革开拓创举,在事态萌发之前施行有效地管理举措。不可以贪图安逸而忘却居安思危;不可以毫无根据而滥用职权;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不能坚持不懈而改弦易辙;失职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玩忽职守导致失察进而失控。因此所谓“圣人”的完美无缺就是不刻意追求政绩成就,不滥用职权。

    [九层之台]形容宏伟的建筑。“九”这个数古人认为有登峰造极永恒地含意。

    [脆]不牢固,基础不牢。

    [判]改弦易辙、改变方向。

    [微]弱小、不明了的意思。

    [散]丢失、不稳妥的意思。

    释疑:此段错简谬误多处,特更正。附错简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原文六十五:古之善为道者,将以明人,非以愚之。此两者,亦稽式也,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

    人之难治,以其知之;故以知治邦,邦之贼;不以知治邦,邦之福;与物反矣,而后乃至大顺。

    解读:上古善于顺应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原始部落首领,希望开启氏族部落民众的知识面,而不是使族人愚昧无知难以交流。氏族部落首领与族民的地位关系是可以相互转变的而非一成不变地世袭,贤能之人受到族人尊重而身负重任,这就是未见分晓公正推选领导的社会管理模式。这种原始自然社会管理模式深入人心,已经流传很久远了。

    高高在上的统治权贵之所以维护统治特权日益艰难,是统治权贵以权谋统术来治理的原因。因此用权谋统术那一套来处理国家与邦交事务,这是使国家时刻处于争权夺利的斗争状态;不用权谋统术那一套来处理国家与邦交事务,这就使国家安定稳固的发展。做到与世无争,日久天长就能顺利实现邦国强大。

    [将]希望、愿望。

    [稽式]友好平等往来地意思。“稽”:通假揖,彼此之间相互鞠躬、礼貌尊重的意思。

    [玄德]人际关系相处时保持合理地距离。“玄”:深远、未知。“德”:竖丝垂直而取正不偏是谓德。

    [知]这里是特指权谋统术、阴谋诡计。

    [反]通假仿。同样、相似的意思。

    [大顺]高耸入云的大山。这里特指强大。

    释疑:此段传世本错简伪谬多处,特更正。附伪错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原文六十六:江海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其言下之;欲前人,必以身后之。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其诤也。

    解读:江海因为地势底下,所以能成为容纳汇聚万方的主流。因此“圣人”要想赢得万众尊崇,为人必定不耻下问性情谦和;要想超人一等,处事必定考虑身后声誉。被他人尊崇而不亢不卑,超人一等而不骄不躁,受到推崇而不负众望,难道没有人与之争执吗?是因为没有人能够做到这样而已。

    [百谷王]主干流。“王”:汇集贯通谓之王。

    [诤]通假争。

    释疑:此段谬误多处,特更正。附错谬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原文六十七:吾有三葆,持而葆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是谓入死门!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以慈救之,以慈卫之。

    解读:我有三种原则坚持,并且当成宝贝一样铭刻收藏于心不忘:一种叫慈爱善良,一种叫勤俭敛欲,一种叫不敢为天下先。因为慈爱善良所以能够见义勇为,因为勤俭敛欲所以能广开门路,因为不敢为天下先所以能持之以恒保卫和平。舍弃慈爱善良却好勇恶斗,舍弃勤俭敛欲却放任自流,舍弃厚重稳定却轻举妄动,这就是人们所说地走进了没有出路的死胡同。慈爱善良就能战无不胜,坚强稳固;从个人到家国社会以至于物种群体就是靠人际之间的慈爱善良、彼此之间相互帮助来维持生存、维护维系。

    [葆]通假宝。

    [俭]通假敛。

    [不敢为天下先]为求取权利而超越本份轻举妄动的意思。

    [先]通假轻。

    [后]通假厚。稳定厚重的意思。

    [死门]死胡同,没有出路的意思。

    原文六十八: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古之极。

    解读:有专长特长之人不以技能技巧分高下,擅长对抗对垒之人深藏不露声色,善于克敌制胜之人掌握主动而非被动,拥有识才用人的领导谦恭有礼低声下气求贤若渴。这就是常说的保持中立公正,任人唯才,符合纯朴自然的原则。

    [不与]不暴露目标、不被抓住弱点把柄的意思。

    [德]中立、不偏不倚。

    [极]原则、立场。

    原文六十九:古之用兵者有言曰: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执无兵,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亡吾葆。故抗兵相若,襄者胜矣。

    解读:上古兵书兵法?主客篇说道:不因为主动进击而忽略守备防御,不因为获得小胜而招致大败。这就是胜败难料兵无常势,行踪不定出奇制胜,包围吞并后继无援,决一胜负无坚不催;最大的灾祸就是轻敌冒进,轻举妄动就容易招致履灭难以自保。所以对垒双方实力相当,懂得后发制敌者往往能取得胜利。

    [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此句出自散佚古书兵法?主客篇,传说是姜子牙整理的著作,又叫太公兵法,分为兵法、军谶、军势、阴言、阳言、五册。

    [攘]包围、合围。

    [葆]通假保,指根据地而言。

    [襄]通假让。

    释疑:此段谬误多处,特更正。附错谬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原文七十:天下皆谓吾道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小也夫。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解读:天下人都认为我这道德经的论著讲空洞的大道理而不切实际。正因为是大道理,所以才显得有点不切实际,若是有实际相联系的理论,那么其作用也就显得渺小。我所说的道理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而今天下人不明白,也难以作到,说话要引经据典,忙着投靠君主求取名利。正因为这些势利小人的无知,所以我的这些言论显得很不明智。真正懂得我思想的少之又少,以我的理论当作为人处事原则的越发越珍视,就好比身穿粗布衣而心地美好善良崇高德行之人。

    [肖]相似、符合。

    [褐]陈旧的麻布衣。

    原文七十一: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

    解读:能够认识自身的缺点不足,这是高尚难得的品质;认识不到自身的缺点却又装聪明,这是思想品行上有问题。正因为能从根本上认识自身的缺点毛病而避免旧病复发,所以才能显示出自身的身心更健康。“圣人”之所以显得完美无缺,是因为尽量改正自身的缺点毛病,所以才能保持身心健康没有缺点。

    [病]指思想及言行上的而非身体上的缺点毛病。

    释疑:此段谬误多处,特更正。谬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原文七十二: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解读:民众不怕权贵统治者地威逼威吓,威逼威吓太甚的话统治者的政权也就走到头了。不要侵犯民众的人身自由和居所,搞得民不聊生。正因为民众能有一席生存之处,才不会对统治政权产生厌恶痛绝。

    [威]前一个“威”是威逼威吓的意思,当动词解;后一个“威”是指统治权威,作名词解。

    [狎]侵犯、不尊重的意思。

    释疑:此段末有一句错简,附错简文: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原文七十三: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默然而善谋,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解读:逞匹夫之勇一意孤行就会自取灭亡,勇于克制三思后行这叫机智灵活。这两种情形有利也有弊要看具体事件分别对待:寡言而善于思谋规划,随机应变而不是靠磨嘴皮打口水仗,就能做到随心所欲不被动。处事为人能做到随和自然不强求往往高人一筹,处事为人不辨是非就难免成为众矢之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之间都是紧密相联系而没有谁能够可以我行我素不近人情。

    [天网]指社会秩序。

    [恢恢]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意思。

    释疑:此段有错简,附错简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原文七十四: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若民桓且必畏死,尚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解读:民众并非是一味胆小怕死,统治者为什么要用武装武力来威慑镇压使民众惧怕呢?假如民众因为暴政而感到惧怕,却又把这种武力镇压的暴政当成是统治集团维护统治特权的良策,那么就会激起民众起来反抗争夺生存权人人得而诛之,抗暴政没有什么不敢做的。假如民众是因为存侥幸心理挺而走险犯法必然害怕受到惩治,应当有相应的司法部门去追究惩治。由统治特权者超越法律一手包办,这样就是人们常说的越俎代庖以权代法,越俎代庖以权代法的官僚主义者,就难免伤及军民的手足之情,反受其害。

    [桓且]挺而走险的意思。“桓”:超越本份“且”:形容僵硬挺直。

    [大匠]指执法部门。

    [斲]音啄,捉捕、砍杀的意思。

    原文七十五: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

    解读:民众饥劳贫苦是因为统治者苛捐杂税繁重,所以导致贫穷加巨。民众纠纷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滥施权力,所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民众起来暴动反抗是因为统治者苛刻压榨贪得无厌,所以导致反抗起义。

    [其上]指统治者。

    [求生之厚]求取无度贪得无厌的意思。

    原文七十六: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解读:生命个体柔弱易折,因此死亡时就显示出僵硬特征。草木的生长也显得脆弱柔韧,因此草木衰亡时就显得枯槁直挺。所以说柔韧求存是生命生存的特长,僵硬直挺是死亡的特征。金人铭上说“骨直顽固之徒不得好死。”我把这句话当做教材拿来借用一下。

    [强梁者不得其死。]出自说苑?敬慎篇?金人铭。

    释疑:此段有错谬,附错谬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原文七十七: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已俞有;既已与人,已俞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解读:天道轮回光阴似箭。阻止超常,推陈出新;数目众多就减损,数量稀少就补充;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是保持平衡。而社会发展规律却与自然规律相违背:弱肉强食损公肥私穷则愈穷富则愈富。谁能做到把多余地财富拿出来无私奉献呢?只有社会公德观念者才可能做到。因此“圣人”不以积聚占有财富为目的,为他人着想得越多,自己得到的回报也越多;为他人奉献得越广,自己获得的也富有。自然发展的规律是包容利他无害于己;“圣人”的言行准则是顺其自然尽善尽美与人无争。

    [犹张弓与]光阴似箭的意思。

    释疑:此段有错简,附错简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原文七十八: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莫之能先: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故圣人之言唝: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解读:天下最柔弱地事物非水莫属,没有谁能象水那样做到无坚不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人们不理解也做不到。所以“圣人”说:忍辱负重才是社会正真的主人,那种靠歪门邪道买官鬻爵而世袭者是社会黑霸王。说真话者往往引起黑霸王的反感。

    [唝]议言,形容可以协商的对话。

    [正言若反]正义真理往往被当成反动言论。

    释疑:此段有错谬,附错谬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原文七十九:和大怨必有余怨,大小多少,报怨以德,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读:化解深仇大恨却难以调和小矛盾,斤斤计较于谁地位高大谁地位卑小或者谁获利更多谁获利更少,持久地怨恨得不到化解调和是因为缺乏基本的社会人际公平正义进而使正直之人受到不公待遇,这样怎么能使得社会人际关系相互友好往来呢?所以“圣人”往往执着地尊守诚信原则,而不把过错责任推卸于他人。因此说德行宽厚之人往往尊守责任义务原则,无耻之徒往往颠倒是非黑白颠覆责任义务。自然地社会人际交往规则是没有亲疏之分始终如一地秉承与人为善。

    [契]协定、协约。

    [司]坚守、尊守的意思。

    [彻]颠覆,反复无常的意思。

    原文八十: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业。邻闻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读:有这么一个小城镇社区和少量的居民,拥有数十数百人操纵的大型机械而弃置不用,甘愿用些简单古朴地器械,从安家落户至死都不迁徙。虽然拥有出行的交通工具但却不亲自驾乘,虽然有武装护卫的保安却不用操练,生活秩序井然。民众可以自由地吃各自喜欢地美食,穿着打扮时尚,安居乐业,邻里之间相隔很近,邻里间的宠物常常吵闹,而邻里居民之间的老弱病残却不用相互操心礼送往来。

    [什]通假十。

    [伯]通假百。

    原文八十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解读:诚恳真挚地话语因辞藻不华丽地而显得平淡,花言巧语表面上好听却不可听信;言行光明垒落之人不会巧言令色巧舌如簧,巧言令色巧舌如簧之人心里阴暗行为龌龊;真知灼见精通一门之人知识面未必广博,知识面过于广博之人未必能精通于一门。

    释疑:此段有错简,附错简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舂骑满香痕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龙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春骑满香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骑满香痕并收藏舂骑满香痕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