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池上客文集 > 神奇的坎儿井

神奇的坎儿井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池上客文集最新章节!

    你听说过新疆的坎儿井么?

    在去大西北之前,我仅见过南方的水井和北方的深井,当然还有中部矿山的矿井,但却从未听说过西部的坎儿井。第一次听到这名词,是在西去的列车上。当我从列车的窗口无意中瞥见戈壁滩上那一堆一堆顺坡而下错落有序地伸向绿州的圆土包时,我自言自语随口说了一句:“这是什么?”它的形状有点像电影上看过的火山口,又有点像内地人挖的地窖口。旁边坐着的一位在新疆工作的同胞顺口作答:“这是坎儿井的竖井口。”我大惑不解,这一路上我只是饶有兴趣地注意到戈壁滩上那倔强挺立的沙枣树、满地疯长的骆驼草,却从未留意过这荒漠上还会有人文的东西。这位同胞似乎在笑我孤陋寡闻,他只是淡淡地补充了一句:“你去了吐鲁番就会知道了。”

    我终于来到了吐鲁番,当我站在了吐鲁番展览馆那按比例缩小了不知多少万倍但仍然气势恢宏的坎儿井立体模型盘面前,坎儿井的形象一下子在我的心目中清晰了起来。这立体模型盘整个是用吐鲁番由黏土或钙质胶结的沙砾石堆塑而成,远处堆塑的高山代表着雪山,从这高山顺坡而下都是错落有致的坎儿井竖井口。雪山与盆地之间高差达一千四百米的坡度,因坎儿井呈逐级台阶式向下延伸而轻松化解。模型盘的四周都有代表着雪水流向的明渠,这一个个的竖井口下都挖掘有密如蛛网的地下暗渠。“泉眼无声惜细流”这无数条地下长渠将高山上的雪水无声地导流下来,没有恣肆的张扬,没有落瀑的喧吼,它们显得那么驯服听话和守规守矩。一旦钻出了地面,才像调皮的小孩子似地惊喜起来,开始发出声音了,也开始争相拥挤了,叽叽喳喳欢歌笑语地涌到最下面的绿州。

    我恍然大悟,坎儿井原来竟是这样的,它的名称竟是如此的形象!素称“火州”、“风库”气候极端干燥的吐鲁番,其之所以能上千年来清水畅流生命常绿,其奥秘的答案原来尽在这坎儿井呵。

    坎儿井在吐鲁番风光占尽,吐鲁番是坎儿井最大的舞台。据介绍中说,整个新疆大约有坎儿井一千六百条,吐鲁番就占了近千条,总长度约五千公里。随便闭上眼想一想吧,这五千公里是个什么概念?万里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穿越数省才形成气势,而这坎儿井仅仅只在新疆境内就蔚为大观,俨然一座地下的万里长城!坎儿井之所以能在新疆独成气候是与新疆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新疆有著名的“三山”:北部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南部有昆仑山,这“三山”都是天然的雪水宝库。而吐鲁番则天生就是坎儿井的摇篮。吐鲁番号称盆地,最低的艾丁湖水面还要低于海平面一百六十一米。而北部天山的博格达山峰最高处竟高达五千四百多米。每当夏季来临,这博格达山和吐鲁番西部天山的喀位乌成山峰的大量融雪和雨水都倾泻到盆地,当流出山口以后便自然渗入到戈壁地下变为潜流,为坎儿井的开挖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吐鲁番的地质条件也十分适合开挖坎儿井,特有的沙砾石结构质地坚实,加上气候常年干燥少雨,坎儿井挖好后不易坍塌。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渠、地上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涝坝是地面上的小型蓄水池,起输水的接力作用。竖井主要是作通风和挖掘、修理坎儿井时提土之用,它还是坎儿井走向的标志和存在的像征。

    为了能让外地游客增加一点对坎儿井的感性认识,展览馆的附近还真的圈进来了一段真正的坎儿井,以满足好奇的游客作亲身体验游。这坎儿井与整座展览馆已浑然融为一体,一半有顶,都是用粗粗的圆木作支撑;一半见天,似乎有意放一点阳光进来为游客照明。坎儿井的巷道约摸一人多高,有小径曲曲弯弯通向远处。渠道里畅流着的泉水清彻见底,手伸进去透骨的凉。这泉水本来自于遥远的雪山之巅,已经在地下走过了一段非凡的历程。这展览馆内显然还不是它的目的地,它还在不停顿地跋涉,不止息地奔流,它最终的目的是要去灌溉大漠的绿州,去实现它绿色的理想。

    我曾充满兴致地登过北京的八达岭长城,眺望那连绵起伏的长城而心潮澎湃;我也曾满怀喜悦地乘舟夜行过苏杭大运河,手掬碧绿平静的运河水而思绪纷纭。但当我以一种既诧异又激动的心情置身吐鲁番这神奇的坎儿井下流连时,我不能不为这中华民族的又一杰作而感慨万端了。我敢说,坎儿井的辉煌一点也不比长城和运河逊色,坎儿井的成就完全可以与万里长城和千里运河相媲美!

    坎儿井是大西北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谁都知道,千百年来,困扰大西北的主要问题就是缺水。本来,处于中国西高东低的大西北是不应当有缺水之憾的,大西北有长年冰封的大雪山,中国的两条母亲河的源头都在大西北,但大西北还是缺水!缺水的原因除了自然气候的极端恶劣以外,主要还是留不住水。水自高山来,毕竟东流去,它有余热去孕育锦绣江南的鱼米之乡,却无能力去改造千里荒漠的贫瘠之地。为了能留住水,让水为大西北造福,可以说大西北的人民祖祖辈辈都在寻方问计,坎儿井自然应运而生。据史料告诉我们,汉代在今陕西的关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术的创造,称“井渠法”西汉时“井渠法”便渐渐传入新疆。后经新疆的各族人民结合当地实际多方改造,便逐步发展形成为了今天的坎儿井。而实践已经证明,凡有了坎儿井的地方那里就出现了绿洲。吐鲁番得坎儿井的清泉而变成了绿州良田,浩瀚的大漠倘若都能如此,又何愁不变成塞外的江南?

    坎儿井是大西北人民人定胜天的成果。我又想到,长城和运河固然伟大,但毕竟是当时的强权高压下用无数劳动人民的血肉换来的,多少血泪斑斑的故事付之于长城的城砖和运河的流水,这里面有太多的统治者的主观意志在内。而坎儿井则不然,它纯粹出于大西北人民的一种高度的自觉,是大西北人民为改变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而战的一种明智之举。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与天奋斗、与地奋斗始终是人类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面尽管不乏艰苦卓绝的成份,但不可否认乐也在其中。大西北是大中华版图上无可争辩的一方疆土,凡有我疆土的地方就必定有我中华民族的后裔。中华民族是最有吃苦精神的民族也是最能做大事成大事的民族,大西北人民尤其如此。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没有退却,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人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没有退却,他们始终在顽强地抗争,顽强地生存。神奇的坎儿井无疑为人定胜天提供了最好的例证。

    从大西北归来乘车再次经过吐鲁番的途中,当我又看到戈壁滩上那一堆一堆顺坡而下错落有序地伸向绿州的圆土包时,我的感觉仿佛已经与坎儿井十分熟悉了。我的目光不自觉地转向远方那白雪皑皑的山峰,我知道这山峰上的积雪仍在悄然融化,地底下的雪水仍在惬意畅流,而坎儿井也仍在默默无语地勤奋工作着,坎儿井仿佛在一霎那间在我心中人格化了。随着坎儿井渐渐退出我的视野,我情不自禁地扬起手,充满敬意地向坎儿井作别。

    2003。10。20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池上客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龙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池上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池上客并收藏池上客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