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亨酒店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池上客文集最新章节!

    癸未年八月初十,阳历九月六日凌晨,我从浙江的磐安启程去绍兴,到绍兴已是中午两点,时值骄阳似火,绍兴气温高达38度,肚皮早已饿得咕咕叫了。司机问我去哪里吃中饭,我连想都未想即答:去咸亨酒店。话一出口连自己都禁不住发笑,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那位孔乙己了。

    绍兴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主要是靠吃古人饭,吃名人饭。我这样说可能绍兴人听了不太高兴,但我说的是事实。从上古的舜禹开始,到春秋战国的勾践文种西施,东汉的马臻,晋代的王羲之,宋代的陆游,明代的王阳明、徐文长、陈洪绶,一直到近代的秋瑾和现代的鲁迅、蔡元培和周恩来。绍兴的历史名人可谓提起来一串一串,这其中的随便哪一位都足以自成一片风景。甚至连鲁迅笔下的一些场景和人物也成了绍兴人精心打造的旅游品牌,譬如说咸亨酒店和那位自诩懂得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的孔乙己。

    咸亨酒店因孔乙己而驰名,它座落在绍兴市的鲁迅中路,即都昌坊口的西首。相传当年咸亨酒店只是一间门面的小酒店,由鲁迅的族叔周仲翔主持店务,还有一个伙计和一个徒弟,卖酒兼营酱油。当然那里面的小伙计和小徒弟绝不是鲁迅小说中说到的自己,那自然是出于小说表述的方便。因鲁迅故居正在维修,我们辗转多时才找到了这条街道,但眼前的景象又不由使我们犯糊涂,打咸亨酒店或咸亨酒楼招牌的有好几家,个个气派就像时下的暴发户样气宇轩昂。到底哪家是正宗呢?我们的车缓缓在街上滑行,只见街口处有一家虽门面不像前几家高,但屋檐下悬挂着一块咸亨酒店的横匾,门前还站立着一座和真人仿佛的铜像。得,就是这一家了。

    还真的认准了是这家,这铜像就是正宗的标志,那正是按小说描绘而定做的孔乙己。鲁迅小说中描绘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铜像正是这副模样,所不同的是这铜像孔乙己的脸上似乎带着几丝笑意,高举着的左手手心里捏着一颗茴香豆,微张开的嘴似乎正在向顾客说着:“真的好香哩!”那神态与神韵都栩栩如生。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咸亨酒店古香古色,门前左侧挂着一面写有“咸亨酒店”字样的高高的酒旗,右侧是一座曲尺形的大柜台,柜台上并排放着一个个朴拙的陶制小酒坛,酒坛上标有“花雕酒”的商标。这“花雕酒”就是有名的绍兴黄酒。我们走进店内,宽敞的店堂已是济济满座,一片觥筹交错之声,都是南来北往的过客。店堂的摆设倒不讲究,简陋的长桌和长凳,想必是故意按照当年的式样设计的,可以使顾客在用餐时体验一下当年那种感觉。店堂内出售的均是风味小吃,字牌上标着有:茴香豆、臭豆腐、咸花生、五香干、油焖笋、素火腿、海带结、苋菜梗、霉毛豆、泡菜、醉枣之类。价格也并不便宜,像一小碟茴香豆开价六元,一小碟臭豆腐也是六元,卤菜则更贵一些。店堂的后面是正规酒楼,中间像是个小天井,摆的都是四方桌。高雅的包厢则在楼上,环天井的左右前三边都是用格子窗间开的一间间包厢,每间包厢里的摆设都不相同,但却都雅致。后边也是一小厅,可以同时容纳几十人用餐。这咸亨酒店楼下楼上不同的摆设,显然将前来用餐的人无形中分了三个档次:高档次的进包厢,中档次的在天井,低档次的则是在前面的店堂了。我们开始时未注意到这一点,只想在楼上找一间僻静的包厢坐坐,以缓解旅途的疲劳。随便问问小姐炒菜价格,小姐的服务态度倒还不错,她将我们打量了一番回答:“就四个人吗?吃四百元的套餐怎么样?”一席话把我们唬了一跳,我们方知道这包厢是进不得的。我说话了:“我们到咸亨酒店是奔着风味小吃来的,到楼下店堂去尝茴香豆吧!”与包厢的价格相比,店堂的价格算是便宜的了。

    到了店堂找了张刚从顾客退出来的长桌前就座,小徐忙着去买票打点风味小吃,我则趁这功夫颇感兴趣地打量起了周围。旁边的墙上悬挂着一幅书法,上面横竖写着两副对联,横的是:“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化三千七十士玉壶生春。”竖的是:“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很符合咸亨酒店此时的气氛。在店堂用餐的几乎都是不成阵列的顾客,或两人占了一桌,那多半是年轻恋人之类;或三至四人围成两边,那就是我们这一类舍不得去后面花大钱的主顾了。遥想当年的咸亨酒店能够进这店堂里来的也不一般,只有像鲁迅所叙述“穿长衫的”才有资格这样阔绰,普通的“短衣帮”则只能靠柜外站着买一碗黄酒,要一碟茴香豆,喝完吃完了就抬腿走路,孔乙己当属于这“短衣帮”之列吧。

    稍顷,风味小吃端了上来,仅七、八小碟就占满了一张长桌,黄酒是一定得要的,只有饮了黄酒嚼了茴香豆才敢说真正到过了咸亨酒店。黄酒斟上了,筷子举起了,尝尝咸亨酒店有名气的风味小吃吧,我们仿佛不像是在用餐,倒好像是专门来此作什么实验似的。先尝了一块五香干,咋这么咸?再啃了一根素火腿,咋这么淡?茴香豆也好像嚼不出什么意思,那有名的绍兴“花雕酒”呢?我只小饮了不多的几口,也苦笑着摇头放下了。

    隔着不远的一桌是一对看似大学生的恋人,他们的桌上也和我们一样摆得满满的,不消说那肯定是戴眼镜的男的买的单。我们吃了半个小时,也看着他们吃了半个小时,桌上的风味小吃似乎也并没见“小吃”多少。看来他们大概也和我们一样是慕咸亨酒店的名气而来,只是想享受享受咸亨酒店的气氛而已。至于吃的对不对口味,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容易受宣传的蛊惑,文艺的宣传,广告的宣传,还有口碑的宣传,常常使得我们会发自心底对某一件事物神之往之,却从来就不愿意去想想这宣传与事实中间究竟会相隔多大的距离。而更多时候我们是宁可信其好,不可信其孬,否则就仿佛觉得亵渎了自己的鉴别能力似的。像孔乙己喜欢吃茴香豆,那是因为他没有钱吃更好的,到后来他连吃茴香豆也不名一文了,只能干喝一碗淡酒。但现在的人却借题发挥饶有兴趣地将之当成了一种风味小吃,临行前还要带几袋回去做接包。我只吃了两颗,觉得无非就是水煮盐焖加放了一些诸如八合葵等佐料而已。最让我不好理解的是偏偏又叫生前穷愁潦倒的孔乙己来做这茴香豆的广告。瞧着铜像孔乙己手举茴香豆那副喜滋滋的模样,我真说不出究竟是滑稽呢还是悲哀。

    孔乙己本来是个悲剧人物,鲁迅的小说看得人真想掉眼泪,但今天的国人却将之变成了一个喜剧人物,看孔乙己立在店门前殷勤招睐顾客的那副神态,人们可能心里真还可惜孔乙己当年干错了行当。孔乙己当年倘若去做广告,怕不是一位挺不错的高手?这不,老年人们同情他,小孩子们喜欢他。他那模样分明还带着笑意,似乎有点像阿q。他在生前反正是被人作践惯了,今天再复活违心地给生意场中人做做无偿广告也未尝不可。何况他和茴香豆的故事早已不径而走,茴香豆也的确是他生前吃的最好的食物。他再不会被随便什么人都拿来取笑,即使取笑他也听不见,不会显得颓唐不安和脸上笼上一层灰色,倒让人觉得这是一位很和蔼好接近的老头。尤其是老实人做广告容易使人相信,当然也容易让人上当。按照时下国人办事多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惯例,用孔乙己来做广告显然是成功了。

    名人效应,趋之若骛,有人说这是咱国人的劣根性,有的是出于崇拜,有的是出于好奇,有的则是随大流。从道德观上来评判似乎争不出个子丑寅卯,但倘若拿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来衡量,那绝对是完全正确的。孔乙己无疑早已是名人,咸亨酒店生意兴隆自然与孔乙己有关。绍兴人发展经济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利用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又主要靠的就是吃古人饭,吃名人饭,而且可以说他们越吃越上瘾越吃越会吃了。这吃古人饭和吃名人饭他们还将作为传家宝一代一代继承下去。没有人会因此讥笑他们,自然也不会有人因此而可怜他们。他们把属于绍兴的和绍兴人引以自豪的古人名人的文章越做越大气,越做越辉煌。在当前许多城市都在努力“富民强市”的竞技场上,绍兴人毫无疑问已经率先冲刺达到了目标。

    我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复杂的心理离开了咸亨酒店,临行前我再一次端详那尊铜像孔乙己,他的左手仍然高举着那颗茴香豆,脸上仍然带着真诚的笑意,微张着的嘴似乎在无声地向我打着招呼:“欢迎下次光临!”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池上客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龙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池上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池上客并收藏池上客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