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北国长风文集 > 仰望马鬐山

仰望马鬐山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北国长风文集最新章节!

    一

    马鬐山坐落在鲁东南一个叫着莒南的境内。坐车从莒南县城往北行走,十几分钟的路程,就会见到一座突兀而起的山峰。山不是很高,海拔仅六百六十多米,只是在四周秃矮群山的映衬下,才显得雄壮恢宏些。

    这山原本属商时的姑幕侯国,周朝时为莒国,随着漫长的体制兴废物事更迭,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便成了两个行政县的分水岭,山北为莒县,山南就是莒南县。

    但山却挡不住水,莒县的一部分水可以大摇大摆地流进山跟前烟波浩淼的天湖里,引来大批的大雁、鸳鸯、鸬鹚等鸟禽栖息嬉戏。也引来老老少少数不清的垂钓闲散之人,面对着比三个西湖水面还要大的天湖碧波,围湖散乱而坐,伸长了粗细长短的脖颈,馋唾欲滴地死盯着深达几十米甘冽碧水中潜游着的银鱼、鲢鱼、黑鱼、鲤鱼及鳖等等生灵,想象着饭桌上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直想一头扎进那汪清澈湖水中,也变做一条诱人的美味佳肴的鱼了。

    连水都挡不住,长手长脚的人更是挡不住。山南的小姑娘要是看上了山北哪家的小伙子,不管家人态度如何,总是义无返顾地嫁了去,气得山南的小伙子捶胸顿足怨天咒地。气极了,山南的小伙子便绞尽脑汁理直气壮地专挑山北漂亮的姑娘往家里娶,还美其名曰“换亲”弄得山北的小伙子们整日防贼一样地守护着身边即将成熟了的姑娘,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怨是怨不得的,防也防不住,这横在中间的山便成了天造地设的媒人,把山前山后的青年后生摆布得晕头转向,最后连自己也晕头转向起来,娶进家门的新娘远远论起来可能是新郎的姑或姨,新郎也可能是新娘的叔或侄儿,尽管不是近亲,但远远近近的理论起来,或多或少地总有些亲情瓜葛在里面。

    在坐车或步行到一个叫城子的小山村,就算到了进山的南大门。山脚下分出三条路,一条“环湖路”向左,沿山脚下的天湖石岸蜿蜒曲折地伸进茂密幽暗的树阴里;一条向右的可以行驶车辆的“盘山路”让状况极佳却动如蜗牛的汽车,把惊吓得魂飞魄散的游人送到修建在半山腰的停车场上;最中间的那条陡峭崎岖的上山小路叫“石阶路”是从沟叉山岩中人工开凿出来的,如脐带般若隐若现地直通山顶。

    如要看景,最好爬中间的“石阶路”可以边爬边憩,再擦把热汗歇口气儿,慢慢观赏马鬐山旅游指南上登载的四奇、四怪、四险、四秀之说。所谓四奇者:芦苇长上马口石,银鱼万条游天池,山顶黑土不见底,金蟾绿背红肚皮。四怪者:马鬐山四方像天台,山顶倒比山帮矮,十万巨石天外来,陕北山丹丹遍地开。四险者:七十二道鹰愁涧,钻天鹞鹰飞三天;八十一座擎天峰,峰峰高耸入云端;千丈悬崖如刀削,猴子见了也胆战;万仞绝壁倒卷帘,神仙看了也心寒。四秀者:三面碧水四面山,流泉飞瀑挂山川,云海冲腾托红日,古松老藤伴月眠。

    其实,这样的描述,放到任何一座名山大川或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山上,都能通用。不管到了哪里,我都会怀疑那些所谓“十景八怪”之说的真实性,那里面到底能挤出多少水分来,并小心提醒自己要捂紧羞涩的钱袋,千万别轻易上当。

    如果非要逼迫着说一下马鬐山的景致,不说不足以标明写文章的用意的话,我只有简单解释一下这山名的出处。此山虽有众多景点的旖旎风光,但最引人注目处当属马口石,是由三块高达八十米的天然巨石垒叠而成,状如仰天咆哮的马口,望东南而日夜寂静地嘶鸣不息,远离十几里地就能清晰望见,即为此山名的姓——“马”;该石上又常年生长着翠绿茂密的芦苇,想是飞鸟的功劳,酷如烈马的鬃鬐,暑往寒来,郁郁葱葱,令人惊诧称绝,这山的“鬐”字便由此而来。至于山上诸如承天门、通天门、双龙大峡谷、百丈崖、叠翠峰、观星台、杨光峡、棋盘阵、甘露寺旧址、金蟾泉、金鳌献瑞、天池碧波、演武石、女娲石、二龙戏水地穴等等,等等,实不敢与遍列各地的名山胜景相媲美。

    爬山,只是为了出一身臭汗,狼狈不堪地归来后,向未爬山却一心想去遭罪的人大大吹嘘一通那里的风光秀色,再回过头来安慰自己说,只当是锻炼了一回身体罢了。

    二

    曾在山脚下的姥姥家住过,又在山下的一所中学教过书,对这山很是熟悉,知道山上植被丰富,仅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名贵药材就达三百多种。至于奇珍异兽如绿背红肚皮的金蟾、通体透明的天然银鱼,以及野鸽、山鸡、狸獾等等,满山乱窜。甚至还有连林业教授都叫不出名字的乔木、灌木、藤萝等,杂横遍布期间。

    因了马鬐山山依水,水衔山,山映水秀,水润山美,被旅游专家评价为“山比五岳秀,水比西湖美”的诱惑,每年清明的时候,都要去爬此山,细细数来已不下十次。去的次数多了,就懒得去爬,却只想远远地仰望它。

    傍晚的时候,坐在天湖整洁气派的堤坝上,隔着波光潋滟水气蒸腾的天湖,与山默默地对峙,端详着山的雄姿,探询着山的故事,揣摩着山的心事,自己恍惚间也成了山的一部分,并与之同呼吸共荣辱,心底便生出一种神奇和豪壮的情感来。

    少时跟姥姥在田间劳作,特别是在初秋凉晒地瓜干的时候,眼神儿不太好的姥姥总是提醒我要时时注意马鬐山上云雾的变化,说要是有云雾象帽子样扣在山顶上,就不敢晒地瓜干了,有道是“山头戴了帽,阴雨就来到”而且,这山预报天气的准确率极高,没一次落空过。那时我就想,这山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已不仅仅是一座山了,它深深融进了人们的心里,成为农人生产生活上的行为指南。

    自此,对马鬐山的神异本事着了迷,一心想更多地了解它的神奇之处,日积月累,就知道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传说。

    相传,当年岳飞抗击金兵,战功显赫,却遭奸贼秦桧陷害,在风波亭就义。其坐骑白龙马悲忿嘶鸣,驮着岳飞的忠魂奋蹄狂奔至此,化为巨石,怒目昂首南天,不忘抗击外侮之志。据说,当地人每到深夜,仍能听到烈马嘶鸣悲壮之声。千百年来,人们把马口石奉若神明,成为一辈辈传承久远的保家卫国的图腾。

    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当属南宋时期,抗金英雄杨妙真在此山下寨,率十万精兵奏出一曲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乐章。至今,山上仍有杨妙真的亲笔摩崖石刻大字:“嘉定九年四娘子此山下寨”这是列入史册的国家级保护文物。山顶有兵营旧址和生活用的石碾、石磨,残留的碑碣及古城墙、点将台等遗迹。

    曾多次站在点将台上,面对着深峡幽壑,想象着当年一夫当关万将莫开的烽烟岁月,却难撩起一丝的幽古思今之感。或许是岁月的烟云早已被凛凛的山风吹干,而尘间的喧嚣之气又塞满了偌大山体的沟沟叉叉,满脑世俗气的我辈便连点儿附庸风雅的机会也捞不到,只能望山慨叹自己的愚笨和可怜。这也是我不愿爬山却愿意隔湖仰望它的原因之一。

    三

    还是坐在天湖对岸,在晚风轻拂的惬意中,凝神静气地望着渐渐没入浓浓夜色的山体,耳边就会传来宋朝的战马铃銮声,一员白袍将军率领着一队精武之师奔走在山下荒芜的小路上,向着塞北沙场疾驰。

    这时,说书老人就会顾弄玄虚地停顿下来,装上一袋旱烟,听书人马上替他点燃,并急急地催促道,快讲,快讲。老人满意地品味儿着刚才周到的服务,过足了瘾后,才慢条斯理地说,那就是奉旨扫北独撑大宋江山威震辽番的杨家将杨宗保。

    又是宋朝,而且都是乱世飘摇中顶天立地保国安民的忠臣良将,至今出没在巍峨耸立的山峰中,鲜活在当地人淳朴善良的心里,这不能不让人惊讶和感动。

    接下来的故事很是让我着迷。

    说是杨宗保正疾行间,忽然坐下的马蹄被一条颇有灵性的青蛇绊住。军情紧急,哪敢延误,杨将军以枪指蛇慨然道,扫完北,必来扫你。十年后,杨将军凯旋而归,途径此山下,原本荒芜的山脚突然冒出参天大树,将杨将军死死困住,并有一蛇精携雷电带风雨地与他打斗拼杀,天昏地暗地打拼三昼夜难分胜负。杨将军疲惫不堪,而蛇精却愈斗愈勇,永无倦意。杨将军就知此事蹊跷,忙派人四处查访,果有一妇人前来道明原委。原来,此精即是十年前绊马蹄之青蛇,愤于将军的浩然气概,便一心修炼成精,好与之比试,以图一举成名天下。偏偏又贪淫无度,修建了皇城,开辟了御花园,虏来美色妙龄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供自己消遣。这还不算,竟连它的姨娘也不放过,一并遭到奸淫,也就是欲雪此奇耻大辱的妇人。所以难分胜负,是因为那蛇精有两副身心,一个在与将军拼杀,另一个却去山涧喝水整休,待恢复了斗志,再去替换那一个。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蛇精喝水的山涧边布满锐利的尖刀,在它疲倦焦渴中,晕头晕脑地狂奔到纯美甘冽的山泉边时,立毙其命。果然,一条水缸粗细十几丈长从头到尾被豁膛的蟒蛇,干净利落地结束了这段神奇的传说。同时,说书老人又遥指离山十里的一个叫花园的村子,说那就是当年的御花园,山南那个叫城子的村庄就是皇城。

    这样的指证不由你不信,都伸长了脖颈儿,对那几个错落的村子怔怔地呆想一阵子,想找寻出一丝当年华丽堂皇的蛛丝马迹。

    这故事当然不见经传,但听了许多遍后,却不感乏味儿,并从中体会出很多值得玩味儿的东西,如民心民意、因果报应、伦理道德、民间创造与民间意愿的相互容纳等等。

    更有甚者,一位靠说书混饭吃的盲人,蹲坐在南方的市井街头,娓娓讲述道:那山高九九八十一万尺,方圆九九八十一万丈,有山顶神泉直通东海,神仙洞府终日烟雾迷锁。想当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用驴从北向南搬运两座山去东海,途径此山时,不小心被高高的山顶磕拌了一下,两山就被跌落在山南八、九里远的地方,成为两座大小形状一般无二的模样,就是现今儿被称作双山的地方。因了这一拌,山便向南倾斜,没有办法,只得在山南五、六里的地方支起四根柱子顶住,就是现今儿东西前后四个名叫高柱的村子。

    由此可见,马鬐山的故事和传说早已传播到大江南北,只是没有形成权威性的著述流传于世,便显得小家碧玉般足不出户,整日翻腾在当地人的心底,并日久天长地沉淀成一种精神寄托、生活意愿和人生观念,一辈又一辈地流转传承到今天。

    很多的时候,我总在想,马鬐山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山,它原本普通的身躯承载了多少的寄托和期盼,又有几多的热烈想望和质朴情感充盈在被峥嵘岁月洗礼过的群峰山颠。千百年来,它就这样默默地雄踞于这一方水土,雄踞于这一方水土养育了的一辈辈普通人的心间,并将继续默默地雄踞下去。

    四

    三年前,当地政府决心开发这片潜藏的旅游资源,为当地人寻条沟通山外世界的路径,倡议老百姓整修山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同维护山上的古迹景点。百姓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热情和回应,上至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半大娃娃都踊跃上了山,其场面的壮观与感人,至今仍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令人感叹不已。

    在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有一种释然的感觉。我似乎明白了,这山已不是普通的山,而是当地普通百姓心目中永恒的山,是有血有肉同呼吸共心动的山,是维系博大情感的山。你必须带着虔诚,带着敬意,匍匐于山脚下,抬头仰望它,用赤诚之心去亲近,去解读,去感悟,才会真正走进并领会它的神奇与壮观。

    又想起一千五百年前的梁武帝时代,长衫袭地的刘勰静静地端坐在百里之外的浮来山前怀里,或徘徊于那棵古老的银杏树下,潜心创作着文心雕龙这部旷世文论巨著。累了的时候,抬头向南一瞥,睿智的目光穿透暮霭烟霞,与马鬐山热热地对视,有沸腾的民心和深邃的智慧扑面而来,又倾泻到笔端纸间,浸润了一部沉甸甸的文心雕龙,连同一颗跳动不息的文人心魄。

    山养育了的已不仅是一方普通人,而是一方普通人无意间沉淀并升华了的文化底蕴和乡土情感。

    对于马鬐山,我只能仰望它,在内心深处继续虔诚地仰望着,没有止息。

    2005119夜莒南紫竹斋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北国长风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龙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北国长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国长风并收藏北国长风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