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白纸船文集 > 青春的祭坛

青春的祭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白纸船文集最新章节!

    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朋友焦灼地向我抱怨,说她感觉到自己老了,青春逝去了,我敷衍地安慰她,不以为然。而就在前天,面对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的孩子写的一篇文字时,自己竟然愣神了很长时间,突然感觉到一种很少经历的慌张涌上心头,一时间,理不清一点头绪。那满屏幕的文字里,张扬着绚丽的青春的活力,曾经那么熟悉,而现在又是那么的陌生。在我生命中,渐渐逝去的点点滴滴又重新复现在记忆里。

    两年前的夏天,带着三岁的女儿去看望祖母,祖母讲述了我三岁时的一段往事:我曾经在祖母面前,将双腿高高翘起,搁置在沙发的扶手上。祖母对当时年幼的我说:“女孩子,这样的姿势不好看!”我想那时的我一定是极其敏感,祖母也很奇怪,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看到过我做出类似的动作。关于这些,我全部忘记了,但是那件事一定被刻录在了我的潜意识。作为女人,在女人的约束制约下成长到现在,每一次想要理清我成长的痕迹时,故事的开端,总是从这段祖母嘴里讲出的关于我的故事开始的。

    再后来,关于成长的记忆是每年除夕夜时,摆放在餐桌上的丰盛的年夜饭。我望着菜肴垂涎欲滴,企盼的眼神盼望长辈快些落座。我的父母严厉地教诲过我:一定是长辈拿起筷子夹菜之后,我们才可以动用筷子。严厉而好强的父母,将我的成长放在了一个不能自由伸张的充满约束的轨道里。现在回忆起来,父母对于我来说,一直不是亲密的搂抱,不是温馨而满意的笑容,而是一束饱含着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总是投放在我奔跑的路上,当我还没有达到一个终点时,他们的目光又为我指向了更远的地方。现在我才明白,那被压抑,被束缚渴望自由的成长更具有力量。如今,我离父母越来越遥远,但无论多么遥远,我都无法走出父母的目光。

    童年时经历的唐山大地震,多少在我的成长中留下了无法泯灭的痕迹。那时,我一直感觉生与死之间有一座大山一样的屏障,狰狞的大山让我对死亡感到无比的恐惧。我常常在地震的恶梦中惊醒,一遍遍的惊醒,让我体会到了成长的缓慢。几年以后,我在书中认识了三毛,她漫不经心地告诉我:“世上再也没有跟死人做伴更安全的事了,他们都是很温柔的人。”这是她逃学在墓地读书时说过的话,就是这句话,让我渐渐明白,死与死之间并没有沟壑而是一种平滑的过渡。死亡不是要带来恐惧,而是让活着的人学会珍惜。祖父去世时,我平静而大胆地注视着祖父异常安祥地遗容,由于和祖父的疏远,在祖父生前我从来没有勇气正视他。为祖父送行的那日,我还是泪流满面,悲痛万分,不是为祖父,而是为祖母那令人心痛的恍忽,还有父辈在失去他们的父亲时的无助和失措。

    多年以后,教会我不要害怕死亡的三毛,用长筒丝袜挽结住了她的生命,那时我早已因为无法理解她如同沙漠般的渴望感情的自恋而远离了她。三毛死后,关于她变异的或是杜撰的故事接踵而来,我厌恶那些写故事的人的无事生非,虽然也许他们并非出于恶意。三毛死后,我开始感谢她,是她让我在成长过程中思考了死亡。

    不知道什么时候迷恋上的读书。十二岁的时候,在一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杂志中读到了一篇很长很长的文章。翻来覆去读了六遍才算过瘾。那篇文章告诉我,人活在世上是需要理由的。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篇令十二岁的我痴迷的文章是呼啸山庄的缩译本,而让我的灵魂感到震撼的是完成了复仇计划的希刺克厉夫,反而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如僵尸一般徘徊在风雨交加的深夜里,像幽灵一般在荒原上行走。一个没有生活意义的人,总是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后来,父亲推荐我读了一本他年轻时曾经读过的书——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书页早已陈旧发黄,繁体字,是从右向左的竖行就是排版,我看着很吃力,却是由衷的喜欢。书中描写的是卓娅和舒拉这对曾经家喻户晓的苏联的英雄姐弟,写下这本书的是他们的母亲。书中文字的语气平淡而真实,蕴藏着无法掩饰的浓浓的情感。不能不承认,这本书对我一生都很重要,虽然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背着父亲将卓娅和舒拉在书中的照片裁下,贴在了我心爱的日记本的扉页里,每天翻开日记时,都可以看到他们,后来我慢慢地明白,其实我更喜爱写下这本书的英雄的母亲,这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母亲,在我心灵里是一双眼睛,热爱而又忧伤地注视着她的这双儿女短暂的一生,这应该是我生命中第一次对母亲这个角色的体验。后来,我用自己的零用钱在地摊上买到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的新版本,这本书一直湮没在我在父母家卧室的书架里。每次回去,总是要翻看这本书是否还在,只是再也没有心情打开重新读上一遍。曾经对这本书纯净得近乎痴迷的喜爱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而这本书在我成长中深深地刻下印迹。

    十几年前,我在大学后门附近的一个凌乱的小书店里,第一次邂逅张爱玲和她的一本装订略显粗糙的散文集私语。在书中,我看到张爱玲的理性、清醒和睿智,就把那本书买下,一直看到现在。那时,我并不知道她的熟为人知的倾城之恋、红玫瑰,白玫瑰,到后来,我终于读到了这几篇被很多人视为爱情经典的小说之后,还是不以为然。我更喜欢她写的金锁记、沉香屑一炉香还有她充满灵气和思想的散文。关于爱情,被太多的人肤浅地渲染,反而让人感觉轻浮而无力。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痛苦的理想主义,饱含折磨,与永恒的期盼和永恒的努力在一起。对于张的更深一步的喜爱是她告别这个世界的方式,晚年的她孤僻,傲慢和清苦,凄清地僵伏在红色的地毯上整整一个星期后才被人发现。而今大呼小叫的“张迷们”拿着她的文字当做箴言,谁又能真正的懂她,她又何曾期盼人们走入她的世界而懂她呢?人的孤寂有时候是相通的,那时我的心灵常常被孤寂塞满。

    二十岁以后,我离开校园,努力在社会上找寻自己的位置,那段时光,对我来说没有丝毫的光彩而言,畏缩,胆小而且俗气。一直到女儿出生,感觉是女儿改变了我许多。女儿清澈而时时充满信赖的眼睛,就是一个过滤器,一遍又一遍地淘洗着我的灵魂。我曾自私而懦弱地认为,别的亲人向女儿的靠近,会破坏女儿对我的依赖;我曾经为女儿无休止的哭闹而恼火万丈,竟也有一丝念头将她抛开,当我满怀忏悔地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回到她的身边时,她看到我流露出的单纯而快乐的笑容好像什么都不没有发生过。我惊叹于女儿飞快的成长和进步,让我感到多年以来,我一直停滞不前。

    正在我为有时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心灵世界的时候,读到了周国平先生的一本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本书改变了我关于孩子的一些认识,也强化了我的一些信念。作者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打开了一个在成年人的眼里慒懂无知,备受病痛折磨的孩子,甚至只能称作婴儿的心灵世界。那个在父亲书中永恒了的妞妞是和我的女儿那时一般大小,书中扉页上,那双向着光明的美丽的眼睛,从来没有打量过这个缤纷的世界一眼,那个一生只有过一次生日的小女孩,对痛苦的最大的容忍,对音乐、对光明、对世间所有美好都会执着追求,让每一个成人在她天使般灵光四射的世界面前感到自惭形秽。这本书读过很多遍,每一次阅读都会为妞妞心痛的要死,但每一次痛苦竟然也欲哭无泪,我发现很深的痛苦是没有眼泪的。现实生活中,那么多孩子扭曲的心灵,都是这个不负责任的,自以为是的成人世界造成。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原本是那么的纯美。

    我和我的女儿一起成长,反过头来,又重新去体会关爱我的父母亲,回头时才蓦然发现在我喧哗热闹的结婚喜宴上没有看到我内敛而不喜声张的父母的身影,天地间大雨滂沱,产房外,我的双亲在那里为我等候。其实,送给父母的所有的甜言蜜语,所有的鲜花和礼品,都抵不过对他们抚育子女时拳拳之心的理解,抵不过将父母在子女身上的良苦用心和深沉的责任,再继承和延续下去。在我的父母身上,我甚至可以看到,将来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出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女儿的生活里。    就在前日早晨,女儿很早醒来,在我的身边很长时间翻弄着书。我闭着眼睛猜测她翻看的一定是她颜色鲜亮的儿童读物。没想到,我睁开眼睛时,发现她手里拿着我的两本略显破旧的古诗集。看到我醒来,她羞涩地将那两本书又放回我的枕边,不好意思地告诉我,她没有读懂。我深深地亲吻了我的女儿,成长的岁月中,教会了我如何欣赏和赞美别人。

    当看到我年轻的学生将眼神游弋出了教室的窗外,有些痴迷地打量着屋外阳光下的春天时,我想起了,童年时我经常会在老师的讲课声中追随蓝天上变化万千的白云。但是,我还是对我的学生讲出了这样一句话:“学习的过程,是一生中最受约束最为辛苦的阶段。如果你一直在这个阶段感到侥幸而没有体会到辛苦,那么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你一定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人生可能会遇到天上的馅饼,但是我们不能为侥幸得到馅饼而活着。”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竟然从我的口中听到了父辈和从前的师长的声音,成长的岁月中,生活告诉我人活着更多的是因为责任。

    尽管我们还可以戴着青春的眼镜去打量这个世界,佯装我们还拥有和青春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感情。当我们回头来看看我们走过的足迹就会发现那种想法多么荒诞不经。青春走过了,我就应该坦然地将我青涩的爱情,鲜活跳跃的青春的生命,青春的天真幼稚、莽撞躁动,曾经太多的亢奋的生活,飞来飞去毫无牵挂的青春的身影,甚至青春时多彩的梦想一并供奉出来,摆放在我青春的祭坛上,但我不愿意放弃青春的执着和热情。

    今日走过花园,发现春天的花期竟然如此短暂,前些日还飘香满园的淡紫色的丁香花早已没有了一点痕迹,留下了一树的绿叶,郁郁葱葱。听了整整一个中午的花样年华的主题曲,那从很久远的过去飘然而来的裹着旗袍的婀娜的腰肢还是那么诱人和美丽。相信生活中,无论岁月怎样流逝,都有一些美好不会改变,就像是封存的佳酿一般,时间越久,反而越会醇香。 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编者按 成长的经历,原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交叠辉映的青春过往,虽大部分已随时光之河流逝,却始终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白纸船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龙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白纸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纸船并收藏白纸船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