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历史剧]朕不能死 > [历史剧]朕不能死_分卷阅读_77

[历史剧]朕不能死_分卷阅读_77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历史剧]朕不能死最新章节!

    “可这难得很,毕竟鸦片在大清流传已有数十年,许多人已身患毒瘾,即使知道鸦片的毒害,怕也身不由己。”

    醇亲王实话实说。

    载淳听着众人的一条条忧虑,突然说道:“不若由我大清朝廷组织种植鸦片,这样官方控制,总是要好上一些。同时,我们再组织读书人去各地传播鸦片的毒害知识,这样也可起到宣传作用。”

    这主意倒是一条中庸之策。

    “只是读书人大多清高,又如何肯愿意降低身份去与平民百姓评道论理呢?”

    醇亲王提出了疑问,也确实是一个问题。士农工商,读书人是在社会阶层的最高处,大多自诩身份,能降下身段的实在是不多。若是有更为广泛的宣传工具就好了。。。

    想到此,载淳眼前一亮:

    “报纸!”

    第83章洋务运动(十四)

    在没有电视广播的时代,在没有比报纸更具有广泛传播性了。晚清最早的一批现代化报纸都是由英国人创办,多用于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因为其特殊的宗教性质与中国内陆文化的排斥,所以流传的并不是很广。当然排除这些传教性质的报纸,西方殖民者也有尝试在各大通商口岸设立一些商业性质的报社,报道一些新闻,但是这些报纸基本都是由洋人撰写,全是英文,而且一月一刊,所以受众太少,存活寿命都很短,基本开个四五年就面临了倒闭。

    众人在听得载淳说出报纸这件事之后,不由好奇:“报纸为何物?可与邸报相同?”

    “邸报”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最早出现在汉朝,在宋朝得到官方的正式规划,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

    清朝时代《邸报》发行量更多了,根据史料记载,清朝内阁在北京的东华门外设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名谓“抄写房”、每天由报房派人去那里抄取当天发布的官方公文,称“宫文书”,除被称为“宫门抄”的朝廷政事、动态的报道和谕旨全部照登外,奏折的数量因较多则加以选用。这种被印刷成单页不加封皮的“新闻纸”就叫《宫门抄》,多在傍晚发行,派人送阅,仅限官员可以阅读,在时间上很像现代的晚报,从性质和级别上又很像供高级干部阅读的《大参考》和《内参》。

    “邸报只供官员阅读,却是流传太窄了,朕所说的报纸乃是所有人都可以购买之物,以刊载新鲜见闻和时事评论为主,定期分版,由专人撰写。”

    所有人一听,想起之前载淳关注的鸦片一事,大家都是聪明人,立即就懂了:“若是有能在民间广泛流传之物长期在里面阐述鸦片的毒害,从而警醒世人,教化万民,倒真是一大文治之功。”

    “只是这创建者必由我朝廷心腹才可,以免落入居心叵测之人手中,蛊惑愚民。”

    焦佑瀛点出了他的忧虑。自然这点是必须的,政-府-的话语-权肯定要掌握在当权者手里,否则打打舆论战,大清就要亡了,载淳想着若不是现在没有电视,干脆搞个《大清新闻联播》得了。

    “就是如此,皇上心里可有人选了?”

    醇亲王看了看载淳的脸色,上前问道。载淳原也只是突然想到,还没深思,被这么一问,也有点被问住了。如今载淳的心腹就这么多,要有这个经历搞得还真是不多。

    “这还没想好。”

    “皇上以为奕详如何?”此时说话的是慈禧。载淳是亲老妈养大的,慈禧自是看出他的心思,就帮他想了个人选。

    奕详是奕询的弟弟,载淳的伴读,与载淳有着同窗之谊,倒也是个不错的人选。而且如今哥哥奕询已经出士,弟弟老是闷在上书房怕也会憋坏了。

    “奕详身份是不错,只是资质太浅了。”载淳满意这个人选,但也实话实说。报纸这种东西在清朝的时候可不像21世纪,随便什么人考个资格证就可以上岗报道了。正所谓读书立传,报纸又是这种流传极广的东西,所有文人怕都要打破头想要参与的,奕询便是读过几年书,和那些个大儒比到底是差多了。

    “皇上多虑了,叫他做个小编修便是了,正经的功夫还是要靠翰林院的大臣呢,最好是那种见识不错的。”

    载淳闻言,心下是懂了。派奕详做监督工作,主编另请有名望的儒生,还必须是那种不反对洋务,能接受新兴事物的。

    “主编一职非同寻常,众人可有建议?”

    “哎。”在场诸人在听得这句话,却齐齐叹了一口气:“若是林元抚尚在,此职非他莫属。”

    元抚乃是林则徐的字号。的确,一代名族英雄林则徐不仅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国学造诣非凡,还深谙除鸦片之道,当世论对鸦片的了解,无人能出他左右。不仅如此,林则徐尽管一生力抗西方列强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态度都是积极正面的。林则徐自己不仅精通英语,葡萄牙语,还在做湖广总督的时候率领过幕僚翻译过大量的外国文书。如今大清最为流传的《海国图志》便是魏源根据林则徐当初的那些手稿为基础编写的。

    是啊,可惜了。林则徐十年前就病死发配途中了。

    “林家可有后人?”

    “这要问吏部。”

    户部尚书如实回答。

    “去把吏部尚书叫来。”

    载淳也很想询问一下林则徐的后代现在的情况。一代名族英雄,怎么着也是值得敬佩的。很快,吏部侍郎得了传唤,就马上跑了过来,代了解情况之后,如实说道:

    “有一子名为林汝州,如今正在翰林院做编修。”

    “学问如何?年纪如何?”

    “四十有三,能如翰林院的学问都是不差。”

    林家后人的学问岂止是不差,说是满腹经纶,学贯中西都可以,只是吏部尚书因为种种原因,却是不好过多的夸奖。

    “如此岂不是很好?既是学问不错,不若就叫他试试,子承父业,也算一代嘉话了。”

    载淳对于林则徐的后人,就是冲着“林则徐”三个字,也是想重用一下的。但是吏部尚书闻言,却是面色微微一僵,不得不上前说道:“只是这林家乃是宣宗曾经点名不得重用过得。能叫他入士已是先帝爷格外开恩,怕是不太妥。”

    这就不得不说道些许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了。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虽是朝廷支持,但是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廷战败。道光皇帝为了平息英国人的怒火,自然只能把林家推出去背了黑锅,做了替罪羊,这也是林则徐晚年病死发配途中的主要原因。

    说到底,这事是皇家的对不住林家,只是明面上,大家都不能这么说。所以吏部尚书也很尴尬。

    载淳听得出吏部尚书话语中的未尽之意,心里也是一叹,为林则徐感到悲哀,也为大清的懦弱无能而深恨不已。

    “这弄个报纸又不是做封疆大吏,怎么不行?”

    吏部尚书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回皇上,臣是怕林家不愿。”

    第84章洋务运动(十五)

    林家不愿?这话说的有点大逆不道,但确实是有几分道理的。当初林则徐为了大清肝脑涂地,力抗列强,虎门销烟,但最后却落得一个发配边疆,病死他乡的结局,换做是谁,能对朝廷没有怨恨吗?吏部尚书原是不敢说出什么官员怨对朝廷的话语的,只是如今皇上商量的乃是报纸一事,若是林家做了主编却在报纸上发布怨对朝廷之语,那可就适得其反了。

    载淳当下也是叹了一口气,心下悲凉。也怨不得大清要亡的,功臣不得重用,朝廷昏庸腐败,换做哪个朝代都肯定要完蛋领盒饭。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历史剧]朕不能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龙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喏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喏言并收藏[历史剧]朕不能死最新章节